中国"人造太阳"一旦点亮,美国11艘航母舰队,将在24小时内,被激光武器"烧成废铁"!别再谈什么航母、导弹了,谁第一个掌握可控核聚变,谁就掌握了"无限能源"。
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"关注"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先别急着激动。
我们先看看可控核聚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。简单说,就是把氢原子核碰撞融合,释放出巨大的能量。这个过程需要上亿度的高温,得用超强磁场把这团"火球"悬浮在真空中,不让它碰到任何容器壁。
听起来很科幻对吧?但现实情况是,目前全世界所有的核聚变实验,包括中国的EAST、欧洲的ITER,美国的NIF,都还在努力解决一个基本问题:投入的能量比产出的能量还要多。
就像你烧煤取暖,结果发现烧掉的煤钱比取到的暖气费还贵。
中国的EAST确实创造了一些记录。比如在2021年,它维持了1.2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燃烧101秒。这个成绩不错,但距离稳定发电还有很大差距。要知道,真正的核聚变电站需要连续稳定运行几年,甚至几十年。
再说那个0.01毫米的机器人检修精度。这个技术确实有意义,因为核聚变反应堆内部的环境极其苛刻,需要远程维护。但这只是配套技术,并不意味着核聚变本身的问题都解决了。
就好比你造了一把很精密的钥匙,但门还没造好。
至于激光武器"烧毁"航母这个说法,更是想象成分居多。现在最先进的激光武器功率也就几十千瓦到几百千瓦,主要用来打击无人机、小艇这些目标。即便有了核聚变电站,激光功率能大幅提升,但要"烧毁"一艘几万吨的航母?
想想就知道不现实。航母的装甲、损伤控制系统、反激光涂层,这些都不是摆设。
况且,激光在大气中传播会被散射,在海面上更容易被水汽和盐雾影响。真要打击远距离目标,效果会大打折扣。
我们冷静点看这事儿。可控核聚变确实是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,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投入和进展也值得肯定。
但科学研究有自己的规律,不可能因为某个新闻报道就突然"点亮"人造太阳。
国际上比较主流的预测是,可控核聚变商用化最快也要到2050年以后。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。
目前各国都在这个赛道上发力。美国有NIF和多家私营公司,欧洲有ITER项目,中国有EAST和CFETR计划。大家都在攻克同样的技术难题,谁都没有决定性的领先优势。
所以,与其幻想24小时内烧毁航母舰队,不如踏踏实实支持基础科学研究。
毕竟,真正的科技突破,从来都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。
配资网站炒股,配资门户首页,炒股配资评测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